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4月23日,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和学院党委认真筹备下,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本次代表大会主题是:心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16年9月以来学院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我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第二届中共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党建与各项事业深度融合,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开启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征程。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专职组织员林平列席指导,学院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代表人士列席参会,学院138名共产党员师生代表出席大会。大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琅主持。

大会正式开始前,首先召开了预备会议和主席团会议。预备会议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大会主席团和大会秘书长名单,并通过大会议程。主席团会议通过大会执行主席和副秘书长名单、学院党委第二届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总监票人、监票人建议名单等事项。


上午9时1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马骏发表讲话,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学院第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奋发进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严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底线,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事业快速发展。学院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人才引育富有成效,科研经费和研究实力显著增长。学院党委连续3年在全校党建工作考核为“好”,不断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他在向学院第一届党委领导班子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对即将产生的新一届班子提出希望和要求: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强化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坚守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杨晓萌宣读《关于同意召开中共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批复》和《关于中共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学院党委书记刘飞代表第一届党委作了题为《心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学院党委自2016年9月以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并对新时期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做出计划部署。报告指出,学院党委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建工作全面引领学院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院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刘飞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学院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学院党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我院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建对学院事业的全面引领;二是加强学科水平建设,做大做强学科方向;三是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强化人才优秀和卓越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水平;五是加强“三大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而不懈奋斗!



大会上,党员代表认真听取审议并一致举手通过了刘飞同志所作的第一届党委工作报告和党委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


在总监票人刘菊华同志的主持下,大会投票选举平稳、有序地进行。经过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琅、邓少芝、刘川、刘飞、江灏、李朝晖、肖绍球、佘峻聪、张东。代表大会最后在庄严的《国际歌》中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学校和学院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院党委将以本次代表大会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 “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带领全院师生党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