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5月14日)电磁场与波——感知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应用

电磁场与波——感知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应用

发布人:管理员
主题
电磁场与波——感知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应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楼101讲学厅
主讲人
潘锦 教授
主持人
陈翔副教授

报告题目:电磁场与波——感知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应用

报告时间:2019年5月14日上午9:30-11:30

报告地点: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楼101讲学厅

报告人:潘锦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主持人: 陈翔副教授  中山大学

专家简介:潘锦,男,1962年11月生于成都;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成都市人材计划特聘专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首席教授。1983.7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4和1989.12并分别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2至今于电子科技大学任教。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工作两年。曾先后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系支部书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学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微波能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包括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全国高校自制教学仪器一等奖、2009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首届四川省教学名师奖、2004年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霍英东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年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并且先后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主持的电磁场与课程2006年获国家精品课程,带领的教学团队200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在国内外发表期刊和会议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得专利15项,出版教材2部。

现主要研究方向: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瞬态电磁场理论与技术,微波遥感,微波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研究等。

报告摘要:分析并归纳电磁场与电磁波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的挑战与困难,认识并寻求化解或缓解教学难点困难的突破口与方式方法。以化抽象于形象、化模糊于具体、化理性于感性的理念开展教学设计,并开创性的研发了“电磁波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堂内授课与堂外实验的方式,密切结合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设计系列开放性及综合性实验,巧妙将难于用脑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动手和用眼的可视、互动的知识感知与知识体验与应用的问题。该感知化教学设计已在电子科技大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十余年,在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原理”、“微波技术”、“电磁兼容”等电磁场与无线通讯专业及电波传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